秋季牛羊容易病发口蹄疫,做好防治是关键

点击数:4278 来源: 成都兴旺动物药业官网


秋冬季节常发生牛羊口蹄疫病,这是因为秋冬气温高低不一,阳光时强时弱,而这两个因素对病毒存活有直接影响。此病的感染对象,首先黄牛、奶牛最易感,水牛、牦牛、猪次之,再次为绵羊、山羊等。此病传染性强,即使痊愈的动物也能短时间的继续带毒和散毒。因此了解如何防治非常重要。

一、诊断要点

临床诊断:口腔粘膜(如牙龈、舌)、蹄部皮肤、乳房、乳头、鼻端、鼻孔形成水疱和溃疡。

实验室诊断:口蹄疫与水疱性口炎、猪水疱病等病的临床表现症状相似,所以要采取水疱液或水疱皮进行实验诊断。

二、特点

1、 牛羊口蹄疫通常情况下,有28天的潜伏期,最长时间可达14天才会病。

2、当病毒进入血液阶段,回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,可达40℃41℃以上。

3、牛口蹄疫的流行往往间隔58年就会出现一次周期性的大爆发。因为新成长起来的青年牛和犊牛数量大增,使牛群的易感性增强,就为再次发生口蹄疫的流行创造了条件。

4、可能在通一个地区有不同病毒型,则可能连续几年均有牛的口蹄疫大流行。

三、症状表现

1、四肢同时患病时,患畜呈现交替负重状,并经常抖动后肢,运步时呈跛行,严重的则长期伏卧,起立困难。

2、病畜精神沉郁,食欲减退,继而在口腔黏膜及趾间、乳头的皮肤上,发生豌豆大甚至可达蚕豆大小的水泡,以后水泡相互汇合,形成大小水泡联片的破溃。

3、患畜流出大量的口涎,开口时可以听到吸吮音。患畜在患口腔破溃的同时,趾间、蹄冠皮肤呈现热痛和肿胀,经过12天则出现水泡,破溃后形成烂斑。


四、发病原因

1、口蹄疫病毒经过消化道、黏膜、乳头及损伤的皮肤传染。一旦发病,则迅速在牛群、羊群中流行,且发病数量多,难以控制。

2、含病毒的尘埃随风能散播到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,因此口蹄疫常呈远距离的跳跃式发病。

3、病畜和带毒者与易感畜群之间接触,畜产品的运输,被含病毒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所污染的饲料、饮水、用具以及病畜呼出的气体等都可传播本病。

六、防治措施

1、加强饲养管理,定期对牛舍、羊舍进行消毒。

1、预防注射。处于口蹄疫常发的地区,可对所有的牛、羊做定期的预防注射。牛、羊注射口蹄疫弱毒疫苗14天以后就产生免疫力,免疫期可达46个月。

2、隔离治疗。对病畜及疑似病畜,要隔离治疗。不可食用发病的牛羊,且病畜接触过的饲养工具,也需要彻底消毒,防止病毒感染健康牛羊。针对不同部位的病变,要具体处理,比如口腔病变,可用清水、食盐水或0.1%高锰酸钾液清洗,后涂以1%2%明矾溶液或碘甘油。在最后一头病畜治愈或死亡后,经过14天再无新的病例出现时,经过彻底消毒后,方可解除封锁。

    牛羊口蹄疫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,秋季的昼夜温差大为此病暴发提供条件,因此养殖牛羊的朋友,此时阶段要加强预防,防治牛羊口蹄疫暴发导致大量牛羊死亡,从而造成养殖户非常大的经济损失。

成都兴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(蜀ICP备11010790号-1)

川公网安备 51013102000036号


地址:中国成都蒲江工业大道上段65号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:400-666-1848 传真:028-88552200